小米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,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点?
捧小米的已经很多了,我想说说一些暗点。
1,881.3元。
这是2017年小米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,这个数字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别是807.2元和879.9元。可以看出,小米手机的售价是在不断递增,这反映了雷军让小米手机从低端走向中高端的努力。如果对比一下友商们的这个数字,可以看出小米的差距:华为218美元、OPPO 186美元、vivo 148美元,苹果和三星分别为617美元和222美元(2016年数据)。
根据GFK的数据显示,在今年第一季度,全球手机的平均售价达到了374美元,换算成人民币在2400元左右。看来,小米的中高端之路还任重而道远。
2,32亿元。
这是小米2017年研发费用,看起来是不是很多?实际上,就怕对比,看看友商的数字吧。苹果2017年研发费用是741亿元人民币,华为2017年研发费用是811亿元人民币,你还觉得小米的多吗?
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点。
首先最值得的关注的是,小米的收入来源情况。
一直以来,小米是一家硬件销售企业还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讨论不绝于耳。从财报来看,2015年、2016年和2017年,智能手机部分分別贡献小米总收入的80.4%、71.3%及70.3%。从这份财报反应的收入占比来看,小米现在还是一家销售手机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公司。智能手机的收入占比虽然逐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,但是下降的幅度趋缓。也就是说,在未来几年,小米的收入来源还将是以销售小米各系列手机占主要部分。
其次值得关注的是,小米的海外收入占比在逐年增加
于2015年、2016年及2017年,分別有93.9%、86.6%及72.0%的收入来自中国大陆。说明小米海外收入的占比在不断增长,小米的海外市场开发是卓有成效的。
小米募集资金的流向也是值得关注的
30%IPO募集资金用于研发及开发智能手机、电视、笔记本电脑、人工智能音响等核心产品;30%用于扩大投资及强化生活消费品与移动互联网产业链;30%用于全球扩展;10%用作一般营运用途。我们可以看到,除了一般营运用途外,小米上市募集的资金主要有三大用途。一方面是用于硬件的研发,说明小米在硬件研发的投入上会有很大的投入,未来小米应该会掌握更多的核心科技和相关专利,技术实力会变得更强。第二是扩大投资和强化生活消费品和移动互联网产业链。小米会继续投资更多的小米生态链企业,壮大小米在物联网和新零售产业的布局。第三大用途是用于全球拓展,也就是小米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开发海外市场,尤其是新兴市场。
主要看小米的定位,这决定了其产品的定价策略,盈利模式、利润率以及未来的股价和市值。
1、雷军将小米定义为一家以手机、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。拆开看分两部分,手机和智能硬件,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。
2、手机和智能硬件部分,雷军在***中将其定位为“大众消费商品”,并再次声明,综合利润率不超过5%。这个利润率和大众消费品的定位还是很契合的。根据招股书,这部分占总收入70%。
3、那么大致估算,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服务业务,贡献收入大约30%。
4、从招股书的收入占比可以看出,小米现阶段本质上是一个硬件制造公司,利润率还很低,不超过5%。但营业收入规模很大,全球第四,还是很厉害的。
5、但恰恰争议点在此,雷军不认为小米是硬件制造公司,而是定义为一个互联网公司。估值也是按照互联网公司的算法来计算。现实和理想发生了矛盾。
6、如何解决矛盾,靠发展。小米要成为互联网公司,可预期的未来是,逐步降低硬件制造收入占比,逐步提升互联网服务业务。那么关注点就在于,小米是否可能提升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。
7、从硬件公司成为互联网公司,例子就是苹果,这也是小米对标的。苹果之所以能成为互联网公司,因为其有ISO系统,其上附有大量的开发者生产大量的APP,吸引了更多的用户。小米称自己拥有1.9亿MIUI月活跃用戶,也一直对开发者持开放态度。
8、综上,小米要证明自己可以用互联网来估值,是一家互联网公司,一般公司会做的是开发出能够在硬件上运营的知名的互联网产品,比如游戏,或者抖音,或者其他。但小米似乎是更看重物联网方面,可以观察。
9、小米其实有一个反面例子,就是美图。主要收入来源是美图手机,但也把自己按照互联网公司来估值。目前股价跌的已经快要创上市以来新低了。这就是估值和自身业务不如何造成的后果。小米自己也在招股书中预示了这个风险:“倘我们不能按预期扩大收入来源,则可能继续高度依赖智能手机销售赚取大部分收入”
标签: 三星i617软件